close

  實習生 馬慧娟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03日09版)
  看到那些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創業項目,經常進入農村救援的消防官兵陳建強“傻眼”了。“我這個項目目前還沒有那麼大的經濟效益,主要在於社會效益,已經在好多次深井救援中得到成功地驗證。”全國賽初賽路演時,他向評委坦誠。
  “他們研製的這個支架,雖然沒多高的技術含量,但是很實用,我很喜歡。現在社會上有個誤區,好像科技含量低的產品,沒人願意去研發它,其實就市場或用戶需求而言,不是這樣的,很多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,不受市場歡迎,而那些真正來源於生活又能解決實際困難的產品,很受歡迎。陳建強這個項目,創新之處就來源於消防大隊實際工作中的困難,不錯。”大賽評委、尚衡知本顧問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張林先說。
  2014年4月,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趙固村,一名5歲兒童墜入20米深機井,消防官兵和附近村民出動5台挖掘機和推土機救援了18個小時,最終沒能留住這個生命。原因是目前深井救援沒有有效的專業工具。
  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每年深井、礦井掉人掉物事故上萬起,生命財產損失無法估量。就機井掉人而言,由於沒有專業的救生設備,導致救援時間過長,造成救援官兵和被困人員的雙重危險,達不到快速救人的目的。
  每當看到這樣的慘劇,陳建強就會難受。“其實現在已經有了有效的工具,就是我研發的這個‘KZ’深井救援設備,只是目前這個設備只應用於邯鄲市周邊的消防部隊中,沒有在其他地方鋪開。要是他們知道我這個設備,也就不會這樣了!”他說。
  陳建強,1997年12月入伍,現任邯鄲支隊中華北大街中隊助理,三級警士長。作為一名入伍17年的老兵,他先後參加過4000餘起滅火救援,在2001年河北消防部隊大閱兵和2012年黨的十八大保衛中由於工作突出,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。他研發的“KZ”深井救援設備獲得3項國家專利,填補了國內空白,已被列入“公安部消防局科技研究項目”和河北省科技支撐項目,並順利通過驗收,2013年底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科技進步三等獎。為此,中央電視臺《我愛發明欄目》、河北省電視臺經濟頻道今日資訊、農民頻道三農最前線等欄目對陳建強進行了專題報道。
  2005年陳建強參加的一次深井救援,對他觸動很大。邯鄲市縣區多山,灌溉時節乾旱情況時有發生,鄉間地頭的農用機井成了保障糧食豐收的好幫手,同時井口無蓋、無明顯標識的敞口井成了威脅生命安全的一大隱患。“那是一個小村莊,一個4歲的小孩掉井里出不來,孩子一直在井下麵哭,家長在上面哭,恨不得要跳進去救人。但是,那個井口很小,消防員肩膀太寬,下不去,挖井又需要很長時間,我們就從村民那裡借來挖地用的三角耙,上面用鋼絲接了20多米的竹竿,就在那撈孩子。但是很可惜,孩子撈上來以後,血肉模糊,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。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的逝去,真的很慘痛!” 陳建強說。
  於是,陳建強開始琢磨怎麼解決這一難題。一次下雨打傘,看到傘打開成面、合攏成棍的瞬間,靈感來了,“如果將這一原理用在救援器上,是不是可以?”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實驗,請教大學機電系教授,請中煤設計院高工設計,找機械廠、電氣焊門市加工,兩年時間,他和隊友終於將擴張式深井救援器型號1研製成功。該救援設備分井上、井中間、井底三個部分,井上有三角支架、井中間有連接管、井底有救援托架。並且安裝有視頻、音頻頭,液晶顯示器操控台,可以監視井下、還可以與井下相互對話。根據實際情況連接氧氣、空氣及氣體探測設備,更有效的實施救援。
  2013年3月24日,魏縣牙里鎮胡村店一名6歲男童落井,卡在井深38米處,魏縣大隊到場後利用“倒掛金鉤”的方式下井救人和水泵打撈器等方法進行施救,均未成功。之後,陳建強和隊友攜帶自主研發深井救援器趕赴現場增援,經過1個小時奮戰,順利將被困男童救出。當小孩微弱的哭聲響起時,現場消防官兵和圍觀村民的掌聲也一同響起。
  至今,陳建強都記得,他研發的產品第一次在實際案例中成功的情景。之後,在多次深井救援中,設備的有效性被一一驗證。
  “我在農村長大,哥哥也是名消防員,我受他影響,也當了一名消防兵,很自豪。特別是工作以後,我發現,面對生命,什麼事都不是小的,每一次成功的救援,我都很高興,很有成就感,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,讓更多處於危險中的生命得到救援。” 陳建強說。  (原標題:創新源於對生命的敬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p25hpul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